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地方发展 |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5-17
浏览次数:
131
|
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地方发展 学前教育教研室(2016.5) 学前教育专业的员工作为未来幼儿园教育团队的主体,其道德情操、职业素养、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尤其是其创新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学前教育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司产品实践当中。2009年,学校打破校内人、财、物以及教学资源的学科界限、部门界限,成立了教师教育训练中心,学前专业部分老师参与到此中心的工作。依托于训练中心,借助于“国培计划”建立的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连接的纽带,积极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员工创新教育能力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是,发挥教师教育训练中心作用,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师教育训练中心现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拥有学前教育实训室、微格教室、精品课程制作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基础心理实验室、应用心理实验室、自主学习室、教师形象训练室、普通话训练室、摄影实验室等11类38个实验室。训练中心主要依托四个平台——员工自主学习平台、教育认知对象平台、教学技能平台、教师形象训练平台,对员工进行系统训练,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员工自主学习平台主要是树立员工的创新教育理念。平台把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制作成课件,并结合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和要求,开发了中外名家教育思想概览、名师名家授课示范、新课改研究等课程,集中放到网上,员工通过自主学习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内化为自觉意识,树立人人是才、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创新能力是核心的质量观,进而促进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 教育认知对象平台着重培养员工认知自我、认知教育对象的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平台通过课程教学与实验,使员工认知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教育对象个体差异性,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技能训练平台主要是加强员工各项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微格教室、精品课程制作室、摄影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影视编导与制作室等的自主学习与练习,使员工掌握多媒体应用、课件制作等现代教育技能技巧;同时该平台通过对员工实习前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实习后课堂教学的反思评价和引导,提高员工的教学技能水平,强化员工的求职择业能力。 教师形象训练平台通过开设艺术课程和讲座,进行普通话和教师形象训练等帮助员工完善人文修养、个人修养和形象塑造。为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员工人文素养,公司公共艺术教学部还专门为非艺术专业的员工开设了艺术欣赏课程,并有学分要求。在每周二下午固定时间面向全体员工开设“音乐聆听·美术感悟”系列讲座。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较好地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员工的人文素养、个人修养。 二是,借助“国培计划”桥梁,提升员工创新教育实践能力。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依托承担的“国培计划”培训任务,选派了356名学前教育教育专业员工到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所在学校进行顶岗支教,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顶岗期间,为每个基地的顶岗生配备1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员工将在学校学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另外,要求实习生在顶岗学校选择1名优秀教师,从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员工等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跟随学习,做“影子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创新教育实践能力。由于定岗实习在培养员工创新教育实践能力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河南教育》曾以《顶岗支教实习助员工起航》为题,给予专门报道。 三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材施教,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员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实训环节,改革考核方式,帮助员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上述措施,学前教育专业员工在各类比赛和就业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全省2015届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上,学前教育专业员工刘晓清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青睐,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很快成长为所在学校的教学骨干。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相关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从而为地方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幼团队源;同时,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从理论层次为其答疑解惑;选择有意向的幼儿园建立实习基地,进一步巩固联系,提升员工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幼儿园输入新鲜血液,实现发展的双赢。
|